信息来源:滨州高新区站点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6-12 |
滨州高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简介
一、滨州高新区农业基本情况
滨州高新区地处东经117°47′~118°09′,北纬37°15′~37°36′,东部和东南部与博兴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高青接壤,与主城区以黄河为界。北有黄河,南有北支新河,处于两河之间,整体属于滨州市沿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内。
(一)农业自然条件
土地资源。地处渤海凹陷中心南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质稳定、土层深厚、无盐碱、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平均海拔10米(1956年黄海高程),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土壤盐碱化程度低。全境地势总体平坦,无明显岗洼。在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区域底层结构自上而下为耕植土、粉土、粉质粘土、粉砂等。总耕地面积138120亩(92.08平方公里),基本农田101116亩(67.4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季风交替明显。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快;夏季气候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冬季雨雪稀少,气候干冷、日照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传统种植业历史悠长,工业企业少,地下水、地表水均无任何污染,地表及土壤圈层生态循环良好;全年积温高,无极端天气和重大灾情,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打造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农业基础条件
近年来,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780万元实施了3.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011年开始实施了3.5万亩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综合示范项目。2012年以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量31000亩,其中:2012年11000亩,2013年6500亩,2014年6500亩,2015年7000亩。
七条主干渠纵贯南北,自西向东依次是:大道王干渠、通天河、丰收河、东干排河、道旭干渠、西截渗河和胜利河。农业示范园水网密布、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沟渠路林桥涵闸相辅相承、配套完善。
引水有大道王黄河引水闸和道旭黄河引水闸,排水有直通渤海的支脉河的支流——北支新河。北支新河1977年秋开挖,1979年竣工。自青城镇毛家南起,向东经唐坊方家北至旧镇贺家村南出境入博兴。境内南岸2480M,北岸3400M,河底宽22米,地面挖深5.4—7.2米,最大流量144立方米/秒。
滨博(津汕)高速、205国道、滨小铁路纵贯南北,319省道横穿东西。高新区黄河流经区域内18.31公里的黄河分割段上,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相连,交通十分便利。农业生产区内道路通畅,自西向东依次有8条南北主路:付樊路、青唐路、通天河西路、丰收河西路、广徐路、东干排西路、滨博大道、205国道。周边正在兴建的重大项目有黄河四桥、东青高速连接线、济青高铁,济南至滨州城际铁路也获国家批复。
粮食作物。高新区内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2014年播种面积为10.45万亩,其中,小麦6万亩,玉米6.1万亩,水稻0.9万亩。粮食单产分别达到:小麦920斤/亩,玉米产量1138斤/亩,水稻980斤/亩。
蔬菜产业。2014年高新区蔬菜面积达1.3万亩,年产蔬菜3.64万吨,产值1.5亿元。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800个、高标准智能联栋温室2栋、中型拱棚143个、小型拱棚700余个。
畜牧及水产。以肉兔、猪、肉鸡、肉牛、养殖为主,分别依托滨州中旺食品有限公司和滨州龙江牧业有限公司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中旺肉食兔养殖园肉兔养殖年出栏数量300万只,肉鸡养殖8000万只,猪养殖2.5万头,肉牛1.2万头。沿黄水产养殖面积1227亩,产量1350吨。
二、滨州高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以农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为核心,聚集科技、金融、服务等要素,按照“以水布局、双高协调、四个环节”的总体思路,打造“两区,两翼、多园”的整体框架,实施“十大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以水布局、双高协调、四个环节”的总体思路
1.以水布局,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区域内黄河、北支新河两条流经水系,7条主干渠纵贯南北,有龙江湿地和打渔张新河生态湿地,水资源丰富,是滨州市灌溉条件最好的区域。高新区农业以水布局,根据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区域分异、产业关联、循环利用”为基本原则,对区域内土地资源进行分区规划,宜湿则湿,宜渔则渔,宜水则水,宜稻则稻,宜农则农,分别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农业休闲观光、绿色水稻、高效粮食生产、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从而以水为核心资源,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2.实施“双高”战略,以高新技术推动农业高效发展。立足“高新”区域发展定位,用现代科技支撑引领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的高效生态。依托信息化及物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高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和自动化水平,重点发展循环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经济附加值。
3.“种养加运”一体化,推动农业链条式发展。在区域内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培育科技型龙头,实现农作物栽培、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农业产品精细加工、产品物流的一体化发展,以先进的技术推动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
(二)两区,两翼、多园的整体框架
1.两区。一是南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二是北部的龙江湿地公园。
2.两翼。西翼是江南水乡设施园区,占地面积1.4万亩,具有现代生物技术、设施技术试验示范功能的核心区,将聚集多个农业龙头、农业专业合作社。西翼将成为高新区的设施蔬菜生产核心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中心区。高档连栋温室将由目前20000平米扩大到120000平米,占地200亩;冬暖式日光温室将发展到5000亩;其他框架式日光温室与小拱棚根据市场化的发展需要,与露地菜种植面积互补增减。
东翼沿高新区边界,以黄河截渗沟为界,北侧建设5000亩现代牧场,南侧充分利用道旭干渠的灌溉与东环河的灌溉优势,建设万亩优质水稻区,叫响“小营大米”的品牌声誉。江南水库以南、以东在现有3000亩水稻基础上,扩展建设“万亩高效生态稻蟹种养科技示范园”,创建黄河稻米生产科技示范中心。
3.多园。在高水平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将资源,引进涉农龙头企业,集聚农业高新技术与资金,建设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园区。园区选址不拘泥总体布局的条块,但产业类型必须符合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符合全区土地总体利用规划要求,符合农业产业规划。
三、更加优化的产业规划
根据高新区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现状实际,广青路以南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广青路以北、黄河截渗河以南,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黄河截渗河以北建设龙江湿地公园,着力打造5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5平方公里工业区、30平方公里旅游度假区,与东部万亩有机水稻区、西部万亩设施蔬菜区相结合,形成由南向北一、二、三产业纵深发展、结构层次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农业示范园和龙江湿地开发建设,有利于构建高新区城市规划区生态农业绿带环绕,“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空间布局;又能拓宽高新区对于滨州市主城区的“绿肺”空间;优化高新区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管理布局,可使高新区各板块更加清晰,战略重点更加突出,管理更加专业,有利于高新区一产、二产、三产都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打造“高新”品牌。
(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滨州高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简称农业示范园)是2015年元月9日经滨州市政府批复(滨政字[2015]13号)同意设立的,2015年元月30日,农业示范园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园区成立以来,闻讯前来考察项目的客商纷纷踏来、络绎不绝,正在掀起高新区农业大发展的新高潮。
农业示范园与高新区规划城区一路之隔。东西最宽9302米,最窄7665米;南北最长6078米,最窄3666米。广青路高新区境内总长10947米,其中205国道以西长8718米、以东长2229米。农业示范园涵盖37个村,占高新区村居总数154个的24%,其中青田街道尧洼管区25个村:南董、大张、东南张、郭庙、高东、高西、南李、苏家、药丸、蝎子王、南新庄、尧洼、西刘、杏元马、贺家、大李、邱家、霍家、洼里付、樊东、樊西、东徐、小刘、周家、大刘,旧镇管区3个村:旧镇、营盘、小付家;小营街道新兴管区6个村:范家、崔家、王祥、大孙、杠子张、高家,小营管区3个村:小前、大营、双庙。常住人口19272人(其中尧洼管区9133人,旧镇管区4666人,新兴管区3558人,小营管区1915人),占高新区常住人口71119人的27%。
农业示范园面积7.3万亩(48.7平方公里),占高新区总面积23.5万亩(156.6平方公里)的31.1%。耕地面积55213亩(36.8平方公里),占高新区总耕地面积138120亩(92.08平方公里)的40%。基本农田48241亩(32.2平方公里),占高新区基本农田面积101116亩(67.4平方公里)的47.7%。农业示范园内耕地、基本农田分别占该区域面积的75.6%、66.1%,基本农田占耕地比重为87.4%。居民点面积7078亩,人均0.37亩(245平米/人)。
广青路南侧农业示范园内沿路非基本农田4407亩,其中:通天河路以西小付家板块581252㎡(872亩),通天河以东旧镇街板块1300844㎡(1951亩),丰收河以西宏润石化、永智机械、旭洁毛纺、华茂工贸板块723239㎡(1084亩),龙城置业板块333000㎡(500亩)。支脉河两岸沿河村庄非基本农田较多,如:蝎子王板块165542㎡(248亩);贺家496936㎡(745亩)。
专家论证园区建设。2014年8月30日,召开了示范园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出席论证会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滨州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校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广青路以南区域设立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条件已具备,且对示范带动高新区乃至整个滨州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农业示范园定位高新、提升一产、引领示范、培育产业、富民增收,以粮食作物为主、设施农业为辅,致力打造省内一流的农业示范园区。
建设农业示范园,是高新区农业大发展的又一次新机遇、新风口。农业示范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带动、效益优先、农民受益”的原则,发展高质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水平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推进增减挂项目实施,推进沿路沿河开发。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之间,依法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双方权责关系,着力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资金投入、组织模式、市场对接和机制创新等问题;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聚集土地、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区域现代农业的服务、辐射、带动能力,延伸园区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生态、富民增收。
今后农业示范园将深挖招商潜力,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生产经营的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一是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对接选择国内知名的专业公司,高起点、高水平开展示范园规划设计工作,为精准招商、规划招商、高水平建设打牢基础。二是开阔视野、突出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示范园的核心工作,主攻大项目,选择小项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招商,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到示范园落户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高新区现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尽快膨胀规模,做大做强。三是推进“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组建滨州高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设立滨州高新区新型农民学校,成立沿黄现代农业园区研究中心。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产学研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平台。
(二)建设龙江湿地公园
龙江湿地公园东起龙庭湖水库,西至江南水库,北临黄河,南至黄河截渗河,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沿黄总长度10公里,区域内水域面积2.9平方公里,湿地、滩区面积1.8平方公里,淡水资源充足,水乡特色鲜明,风景秀丽、气候怡人,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栖息着多种野生鸟类,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充满了勃勃生机。
龙江湿地公园汇集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打造成一个自然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生态休闲景区,全面展现沿黄湿地的自然生态景观。总体布局结构是“一轴、一心、三片区”。
一轴,即以龙庭湖水库为龙头、青龙河为龙身、江南水库为龙尾的景观轴线,从空中俯瞰,给人以“龙戏双珠”之感。
一心,即黄河文化创意中心,对原有的水系进行改造,实施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因地制宜搞好园林和景观的建设,对区域内的村落通过水系、道路的连接,打造景观节点。对村落民居进行搬迁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如: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画家村、陶艺村等,借助村落民居展现黄河文化。
三片区,将整个生态湿地分为龙庭湖水利风景区、园林产业园区、高效农业展示区,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功能分区。其中:龙庭湖水利风景以道旭引黄闸、龙庭湖水库和截渗河为中心景观,通过水系、绿化向南延伸,提升整片区域的土地价值,发展休闲观光、文化教育、商业住宅等;园林产业园区是中喜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业区,在扩大苗木种植的同时,注重生态湿地景观的维护,引进大树、古树,培植多种水生植物,形成生态多样性;高效农业展示区以江南水库作为水源地,以保护为主,同时发展稻蟹养殖、有机农产品种植和采摘、观光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等。
龙江湿地公园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工程分步实施”的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的理念,分三期进行建设。新一路(205国道至滨博大道段)路域综合治理及景观带建设是龙江湿地公园的一期工程,全长1700米,主要内容是完善新一路建设,对道路南侧的黄河截渗河进行清淤拓宽,景观建设上顺其自然,突出自然情趣,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打造自然生态河道,大量运用水生、湿生地被、宿根花卉和观赏草,打造野花、野草、野鸟、野情、野境、野趣的生态河流湿地景观。
龙江湿地公园区域内有36个行政村,通过对这些村庄改造更新的方式完善规划区内各项功能,根据村庄现状和实际情况,采取两种模式进行改造更新,一种是实施整体拆迁,对部分村庄的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另一种是保留能够充分体现北方民居特色的村庄和民居,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村庄和民居,满足旅游使用功能。
2011年,中喜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黄河南岸流转土地3万余亩,用于实施沿黄生态建设项目,四年来累计投资入近4亿元资金,对区域内的土地、道路、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规划建设8条主干道总长60公里,开挖沟渠78公里,配套桥涵102座,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治理目标。针对区域内土地盐碱成分较高的现状,采取科学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良,加快建设生态林场,聘请专家对林场进行高标准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林场化管理”的要求,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混交造林,提高苗木成活率,截至目前,已栽植30多个品种苗木共计1000余万株,其中:香花槐8000亩、梧桐 5000亩、柳树1000亩,并培育出了喜柳、美人柽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苗木,已通过林业部门认定,为打造鲁北最大的抗盐碱苗木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喜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利用涝洼地及原有鱼塘发展现代渔业,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大口鲶鱼、黄河鲤鱼等优质高附加值水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主导养殖产业格局,目前已开挖池塘1000亩,并放养了虾苗,现代渔业项目初具规模。
沿黄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实现了土地大规模流转、集中节约利用,完成了林网、水网和路网“三网”提升,改变了群众靠天吃饭、靠地生存的传统生活方式,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更加清晰的农业项目
(一)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工程。以龙江湿地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为核心,明确高新区作为滨州、济南、东营、淄博等周边城市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定位,在整个“两区,两翼、多园”的架构中,增加旅游农业、城郊农业、都市农业要素,各部分均因地制宜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二)高效设施农业改建提升工程。对原有园区改建提升,采用设施化、智能化、自动化、物联网等先进设施与技术,建成工厂化智能化高效农业园区,形成高档蔬菜产品生产、精加工、配送基地。
(三)绿色水稻品牌恢复培育工程。实施统一标准化生产和推广水稻旱直播和水直播,恢复并培育五道口、小营两个绿色、有机大米品牌,探索绿色水稻生产、稻蟹立体混养、稻鱼混养等种养模式。
(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通过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规范化播种、氮肥后移等综合配套技术,建设1.75万亩高产优质粮食基地;承接高新粮食品种的推广、培育试验等项目,建成万亩良种繁育基地。
(五)绿色特色养殖工程。以滨州中旺食品有限公司和正元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中喜生态园林产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建设标准化绿色生态畜禽养殖基地现代渔业休闲生态观光园;利用丰富的林下空间资源,林农结合、林牧结合,开展立体种养。
(六)“北国江南”林水体系工程。按照滨州的整体规划,依托灌区密布的河网沟渠,水流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实现水系生态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
(七)农业产业龙头带动工程。以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长加工链条为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体系;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专业合作与农民联合,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形成农产品商品市场网络,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产区为基础,品牌创建为重点,培育一批质量优异、个性突出、代表性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特色和优势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基本达到标准化生产要求;建立起各环节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生产供应链的全程跟踪与控制。
(九)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实施小麦全秸秆还田、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项目,采用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措施;结合养殖企业,建设大型沼气设施,推行液体发酵技术,形成“牛(猪)-沼-菜(清贮玉米/牧草)”、循环种养模式。
(十)现代装备和科技支撑工程。推进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机械化和自动化,搞好作业机具的选型配套发展节水灌溉设备和病虫害防治、喷药、施肥等自动设备,推广配套保护性耕作机械、收获机械、秸秆还田机械等;抓住山东省实施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机遇,加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建设培训平台,培养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和种养加能手。
新常态、新作为。新的发展机遇时不我待,新的工作使命,催人奋进!高新农业人一定奋力拼搏,在希望的田野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高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联系方式
刘志刚 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主任
联系方式:18654380028 0543—3623001
电子邮箱:bz3162068@163.com
微信二维码:
邱庆元 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
联系方式:13505439757 0543—3623001
电子邮箱:gxqnykjy@163.com
微信二维码:
徐革委 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
联系方式:13210713999 0543—3623001
电子邮箱:gxqnykjy@163.com
微信二维码:
联系地址:山东省滨州高新区高四路1号